寒假将至,警惕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陷阱
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,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网络游戏成为许多小学生喜爱的娱乐活动。然而,部分小学生为了绕过游戏的防沉迷系统,使用大人身份证信息登录游戏网站,却因此陷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,导致财产受损等一系列问题。
学生自身特点:心智不成熟,社会经验不足,易被骗子的花言巧语诱惑,且因害怕被家长责备而不敢告知家长,导致被骗金额增加。
家长监管不力:部分家长对孩子上网行为关注不够,未妥善保管手机、身份证、银行卡及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,也未对孩子进行充分的防诈骗教育。
平台审核漏洞:部分游戏平台的未成年人审核机制存在缺陷,某些游戏平台注册时只需输入身份证号等信息,未进行人脸识别等复合验证,导致孩子可轻易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登录。
防范建议:
家长层面:加强对孩子的上网监管,关注孩子日常动态,保管好个人信息物品,教育孩子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及各种诱惑,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。
学校层面:加强网络安全教育,通过课程、宣传活动等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平台层面: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措施,完善实名认证和审核机制,如增加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,加强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和消费的限制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